薛國故城
薛國故城位于山東省棗莊市
滕州市官橋鎮和張汪鎮境內。
戰國時期這里就是擁有六萬余家的大都會了。薛國故城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東周古代城池。城分外城和內城兩部分。
外城,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志載其周長“二十八里”。今測實際周長為10615米,城墻逶迤起伏,現存城垣高出地面4--7米,底部寬20至30米。夯層厚19--22厘米,夯窩直徑6--7厘米.有城門5座,南面2座,其它三面各一座,形成于
戰國時期.居住遺址9處,制陶,冶鐵,冶銅,制骨怍坊10余處.
內城在大城的東南隅,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2750米。墻寬10米左右,城壕寬8米,內城即
西周、春秋的
薛城。戰國時的外城就是在西周春秋時的內城的基礎上向東北西南延長而擴建的。
薛國故城是棗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牌位于薛國故城中的皇殿崗村后。據《滕縣志·古跡考》載:“
薛城,在
薛河北,周二十八里,古
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筑。”古薛國雖然經歷了兩三千年的滄桑巨變,城廓保存基本完好,這在全國也是唯一的東周時期的古城完好保存至今。因此,1988年元月,被
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城內有田文、田嬰墓址,漢代煉鐵遺址,城北部有毛遂墓址等許多文物遺存。歷代名人墨客過薛時,留下了詠頌詩文,圍繞著古薛國的衰亡,也流傳著許多迷人動聽的傳說故事。
內城北墻外有大面積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西周、東周和漢代遺址,外城中部,有大規模的戰國至漢代的冶鐵遺址,地面上散布大量鐵礦石,煉渣和戰國、
漢代瓦當。故城中央有一村名皇殿崗,地勢梢高出四周,多出“千秋萬歲”卷云瓦當和銅兵器,相傳是薛國君主宮室基址。城北部有孟嘗君陵園,城西北部有毛遂陵園?!?984年至1986午,山東省考古研究所在薛國故城發掘數百座春秋至戰同時期的古墓葬,出土文物數以萬計。1988年,薛國故城被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薛國故城位于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官橋鎮,是魯南地區保存比較完好的古城遺址,1988年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薛國曾經是夏商時期的諸侯國,戰國時期被齊國滅掉,成為孟嘗君的領地。在這一座方圓不過10平方公里的古城里,曾經積淀了無數文化寶藏,也演繹過諸多歷史佳話。
在皇殿崗薛公臺東一華里處的尤樓村內東南部,有薛國廟遺址。
該廟原是奚仲廟,即商、西周、春秋、戰國前期的薛國宗廟、太廟,同時也是戰國后期田氏父子的薛國宗廟,漢代以后,由于受道教、佛教文化的影響,該廟隨塑造除了中國古代傳統神像諸如姜子牙、黃飛虎、張倉、李天王、閻王等神像以外,還塑造觀音菩薩、
十八羅漢、釋迦牟尼佛、
彌勒佛、
無量壽佛等。后來在宋徽宗年間改名稱作東岳天齊廟,或簡稱為天齊廟。又在巨大的廟群門外東旁設孟嘗君廟,又稱薛公祠。古廟前后大殿內內曾是松柏蓊郁,古碑林立。文革期間神像被毀,古碑被砸?,F依然存在著后大殿等古廟遺跡。薛城里一帶世代傳言:“先有天齊廟,后有薛國城”??梢姽艔R比古城還要久遠。